博翔纺织:复工复产的“践行者”
发布时间:
2020-03-05 09:29
来源:
老黄打工的这个企业,老长沙人都知道,就是早期闻名遐迩的长沙第二纺织印染总厂,该厂有着30多年的专业化纤纺织历史,2012年改称长沙博翔纺织厂,2014年企业支援城市建设搬迁转址到望城经开区内,现更名为长沙博翔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特殊的老字号的国企。
“企业发展至今,风雨兼程来之不易,红色基因一茬接一茬,企业经营团队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责任,更肩负的转型的使命。面对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总体战,公司党委一班子一定遵循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安排,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一手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阻击战,一手要抓实复工复产工作攻坚战。”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彭朝阳同志在复工复产动员视频会议上强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公司党委发挥国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带头主动担当作为,筑起企业防疫防控堡垒,连发三个部署文件,组建疫情防控机动、防控处置、生产复工和监督检查四个工作小组。
从大年初一开始积极备战,企业通过周密铺排、分工协作、严防死守、协同推进,全面形成了“一个党委一盘棋、一个支部一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战斗团队。每一天,每一刻,公司党员干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党员干部与职工群众携手并肩、共克时艰的战斗氛围鼓舞人心。
疫情防控战以来,以身患癌症的刘志宏副总经理为代表的公司在职在岗50余名党员自告奋勇,人人争当先锋、个个不计得失,舍小家为大家,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加班全员深入一线,强化调度措施,采取战时机制,落实“管理层级下沉一级”管控模式,即:车间主任做工长、工长当工人,二线人员抽调1/4人员作为应急突击队员、充实到一线补岗当辅工,科室人员(销售、人事为主)进入车间班组见事做事,迅速解决复工复产用工不足的矛盾,确保了生产车间3个生产环节27道工序全部展开。同时,通过各渠道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返厂工作,力争一周内全部到岗。
公司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复工复产中克服资金紧缺问题,确定了“三保障”(保一线工资、保生产用电用水、保防疫物资)应急制度,确定了“四步曲”保障工资薪酬支付的措施(第一步优先外来务工人员、第二步确保一线原国企人员、第三步落实机关及中层干部、第四步再考虑班子成员基本工资),在制度层面和应急措施上确保职工根本利益和企业复工复产。
为了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兆陵同志不畏循环缺血疾病在身,在实施复工复产的同时,及时主动对接望城经开区管委会和国资集团,争取园区兄弟企业支援和各方力量支持,现场调度、细致安排,确保车间、宿舍、食堂每天2次杀菌消毒,每人定时更换口罩、手套。目前,公司通过群策群防,未发生一起发热病患人员,更未发生一起疑似新冠肺炎病人。
为在这场战“疫”中做到“暖心、温心、热心”,公司党政还组织党员骨干和中层骨干定责定岗,在强化封闭生产、食堂用餐、门卫管控、消毒管理、小件代购、宣传发动、防护物资等各环节上“亮相、发声、管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好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真心换真情,群众看在眼里、服在心里,大家“急社会担当之所急、急企业生存之所急”,不畏惧问题和困难,坚守岗位更加斗志昂扬。复工第二天,企业复工率已突破75%,预期一周内企业恢复原生产状态,达到同期12吨/日产能。
截止2月12日,公司复工复产第二天就全面落实了保单任务,并收到4家采购新单,130吨产成品已打包即将发货,企业所生产的优质化纤纤维衍缝线将及时补上湖北疫区生产缺口及占全国同类产品同期70%以上的供销缺口,为下游产业链生产商提供源源不断供应防护口罩和防护服装辅助用料。
长沙博翔纺织公司党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生产统一起来,以疫情防控稳定企业生产,以企业生产保障疫情防控,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各项工作,制定的措施和开展的工作,既切实做好春节后返程和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实际,又确保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复工复产的积极“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