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备战:复工复产的“千里走单骑”者
发布时间:
2020-03-05 09:22
来源:
庚子年元宵节是2020年的2月8日,按长沙博翔纺织公司春节后往常年份开工惯例,应该是黄师傅两口子从老家返程上班在岗的第七天了,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让春节假期变得异乎寻常的长。当黄师傅的爱人陈元珍刚把热气腾腾的元宵端到饭桌上,老黄手机的就响起厂里车间主任的微信:
“2月10日复工,请速回上班”
短短一句话,如久违的“集结号”响起,早想上班的老黄如同孩童般手舞足蹈,竟然忘了碗里还没吃完的元宵,急催着老伴放下手头活快点准备收拾行囊。
东收拾、西整理,两口子忙乎一通宵,已是子时时分,黄师傅这才想起车间的八百多台套纺纱机已经停机运行半个月了,自己是维修保养工,应该马上赶回去,提前上班参加检修会战。是啊,多一双手多添一份力,才能让设备提前运转,确保工厂按时复产、确保大家按时复工。老黄寻思揣摩后,顾不上老伴的数落和亲人的劝阻,执拗决定驾驶放在家里有些年头的摩托车提前返厂上班,“哪怕是提前一天”老黄嘀咕着。
第二天一大早,黄师傅再次打听,证实到镇上疫情防控封闭工作还没撤岗、原有长途班车均未恢复,坚定了只身“千里走单骑”的打算。原本不急着上班的老伴放不下心来,也顾不得家里捡拾,不得不又把自己的行头整理起来,一起打包放到摩托车上。
归心似箭,赶紧穿戴,立刻出发,老伴陈姐一边数落一边仔细给老黄全副武装起来,送行的老娘叨唠着不要感冒着凉,祈祷着儿行平安。
早上7点,天麻麻亮,四周寂静。告别故土,风驰电掣中,早春的三湘大地,依然春寒料峭。高速不能走,乡道又崎岖。原本车程2个小时,全程300多里的路程,老黄两口子一路过关过卡、翻山越岭,曲折辗转又超过数十里,终于在下午两点回到已有5年打工生涯的博翔纺织公司。
公司门卫的同事老远看到老黄一家两口子风尘仆仆开着摩托提前上班了,无不惊诧,大家一顿嘘寒问暖中也没忘给老黄测测体温、喷上消毒液“洗洗尘”。
老黄放下行李到宿舍后顾不上休息整理,马上就和其他设备检修师傅们到车间里检修设备去了。看到陈姐一个人在忙活着整理的姐妹们,大家叽叽喳喳问起他两口子这次“压马路”的经历时,陈姐笑道:“当了一回马路天使哦”。
老黄,大名黄备战,1970年生,湖南益阳安化县冷市镇人,16岁进城务工,走南闯北,一个初中毕业生,30多年把机电维修手艺学到了家,是一个典型的自学成才当代农民工,人有技术有能力、又能干肯吃苦,是镇上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乡里乡亲常常夸奖他。
老黄,自44岁那年,不再“背井离乡”打拼在北国邯郸,与老伴相携到离老家不远的望城经开区内的——长沙博翔纺织有限公司。老公搞机修、老婆当纺工,日复一日、春去秋来,一晃就是五个岁月有余了。
老黄,2014年进入博翔纺织,前纺、细沙、后纺、织布,各车间的不同设备,他都参与维修保养过,瞟学、跟学、埋头专研学,已成为了企业机电维修老师傅了。越干越开心、越干越有收获,干一行爱一行,他更加珍惜这个大家庭,更加埋头苦干。大家的夸奖、组织的鼓励更让他坚信自己的追求,2017年,他向车间党支部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9年被公司党委确认为入党积极分子。
老黄,不苟言笑,当公司领导获悉风雨前程“千里走单骑”的情况,前去慰问时,他呵呵答道:“要向党员学习呢,一起快点恢复生产,一起支援武汉,做点贡献”。老黄一席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博翔纺织无数个纺织工人的心声,道出了这拨现代农民工的胸怀。
是的,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我们共努力;复工复产,我们在一起,我们克时艰。
老黄,就像老黄牛,是这么做的,无数个老黄也是这么干的。
据了解,2月10日,博翔纺织复工当天,除外省或省内远途难以乘车返程的原企业用工人员,其他均陆陆续续按时赶回企业上班,返工率超过预期,一天之内的应返人员达到75%,在企业管理岗位的员工共同支援下,车间复产设备实现90%开机,开工当天产出恢复到正常年份节后的状态。这里,无不有老黄两口子这茬农民工的心血和奉献。